9月23日上午,上海市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部分放开路边摊经营的新闻迅速冲至热搜榜第一的位置。这条新闻有两个信息点:一是在中国内地城市化、现代化、时尚化程度最高的第一大都市——上海允许摆地摊了,大雅中有了大俗;二是没想到“放开地摊”此等旮旯俗事会引发如此之高的关注度,可见大俗即大雅。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变大了、变高了,变亮了,也变绿了,变得繁华而现代,同时城市人口也变多了、变杂了,变得南腔北调,变得拥挤而堵塞。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还有“城管”,这个职业到现在恐怕也不下四十年了吧。
但是,也许我们太爱“干净”了,过于珍惜所谓的“城市形象”,以致于我们可以容纳旮旯犄角里的“蛀虫”,却不肯放过底层赖以安身立命的地摊经济,以致于城管可以把路边摊当作城市治理的顽疾,甚至把地摊经营者妖魔化了。
接下来就是各地纷纷取缔路边摊,以致于时不时看到小商小贩惊慌失措、仓皇逃离、“作鸟兽散”的情景。每每如此,心中总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滋味——这是一种丑陋的风景。然而,究竟谁才是城市的顽疾?谁才是这种丑陋现象的制造者?
在我们的城市治理形同妖魔化摆摊者的同时,平民百姓因为不满这种现象,也把城管给妖魔化了,甚至在一定时期内称之为“比土匪还土匪”。这种现象和非议在你我身边是否曾经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社会公众普遍同情弱者,当处于底层的城市劳动者们为了生存而苦苦挣不得不寻得一个落脚点去摆放一个三尺长的地摊时,有些城管却在折他们的秤杆、砸他们的饭碗、断他们的活路。
其实,早在2020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支持餐饮、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务业等恢复和发展。当年的两会,“地摊经济”话题也被着重提出,李克强总理还在记者会上点赞了西部某城市的地摊经济政策。
但是,尽管国务院出台了政策鼓励地摊经济存在与发展,对放开地摊经济三令五申,各地政府似乎仍不愿放弃它们固守的城市治理规定。
二、地摊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经济形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下一些小微企业的经营遇到困难,一些人的就业面临困境,一些家庭的生计陷入困局。在经济下行的特殊时期,为“地摊经济”松绑有特殊意义。松绑“地摊经济”,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的落地之举,是共克时艰、执政为民的善政良策。
地摊经济有利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底层居民谋生就业,有利于平民百姓的基本营生,有利于保护城市原生文化,甚至有利于拉动内需和保持社会稳定。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国家的“撑腰”,广大网友们也开始热烈讨论这一话题,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开始逐渐走上街头,开始了自己的摆摊体验。上海市在克强总理讲话两年之后再提放开路边摊经营,显然是给地摊经济重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地摊经济”虽热议于当下,却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而是一种由来已久、广泛存在的经济形态。城市者,不止有城,还有市,市的最初形态就是路边摊。任何一个国度都有路边摊——这是最原态的市井生活与人间烟火。
如果追溯以往,还原城市发展的渊薮,从驿站到街区,再到城镇,哪一座城市不是从路边摊演变过来的?是城市就有人居住,有人居住就有生产和生活,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更没有离得开人间烟火的城市。
往远了看,“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代地摊经济的写照,《清明上河图》描画的北宋开封堪称当时全球最为繁华的都市,而地摊经济是其重要支撑。正是那些挑担叫卖、支摊吆喝的底层人才挣足了大宋王朝的荣光。
往近了看,在上世纪末“乡土中国”变为“城乡中国”的百年变局进程中,成千上万的家庭都是通过卖茶叶蛋、大碗茶、摆修理摊等,完成最原始积累,进而在城市站稳了脚跟,才有了今天城市的发展。
往外了看,曾经到过台湾或东南亚国家的人一定都对当地的路边摊经济有着特别的印象,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大城市政府也都为路边摊的经营设置了一定的范围,让那些比较缺乏资金的小商贩们有一个可以维生的摊点,以便养家糊口。
从经济角度讲,路边摊对于促进消费与就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投入的资金规模小,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就可以开业经营;摊点布置及拆除非常方便迅速,经营后一经拆除,可快速恢复路面通畅;就业人员灵活,非常适合临时工或自由职业者兼职或专职创业。
本质上说,路边摊从来就是城市的一种商业形态,千百年来从未与城市分离,其伴生城市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当一批形成了支柱性企业,另一批小摊接着滋生起来,生生不息,连绵不断,这是城市繁华、包容、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从城市建筑到高雅的艺术、从富贵阶层到城市贫民,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共同组成了一座城市的现实存在与命运交响曲。
三、地摊蕴蓄市井文化,是旅游者最原真生活体验空间
市井含有“街市、市场”以及“粗俗鄙陋”之意。市井最能反映着城镇原住居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心态和状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作为市民,不分高低贵贱,在内心里总禁不住地摊的撩拨,这就生发了当地人的地摊商业、生活和休闲文化。
地摊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而杂乱中却意味着市场繁华与自由。地摊是反映人间烟火的最自然、最原真、最无序、最活态、最接地气、最接市场的一种商业形态。更因其地域性和亲近性,故而有特殊性和生活性,具有无限的风情、独特的价值与美感。
由此而生的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风俗,其活跃于寻常巷陌,是带有商业倾向、平实亲切、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是一种“现象流”。可以说,地摊是最接地气、最接市场的地方,地摊经济反映出的平民百姓生活生产形态,浸透着满满的市井文化。
对于一座城市,有阳春白雪般的豪华商场,也有下里巴人的地摊经济。无论你拒绝与否、嫌弃也罢,地摊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存在即是合理,地摊压根就与城市定位无关,即便如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是如此,况县城乎!
从旅游角度讲,旅游就是一种异地化、异域化、异质化生活体验,过去停留在观赏风景,未来已进化到体验场景。
包括道地小门店、小吃店等在内的泛地摊空间是最接地气、最接市场、最接近市民生活的地方,这些路边摊承载着最地道、最特质、最个性的城市风俗、风情、风物和风味,无疑夹杂着一个城市最纯正的地域文化与市井风情。这里有最真切、最道地、最醇厚的原态生活场景——这才是旅游作为生活体验属性的真谛。
地摊,因此也成为文旅市集最初的蓝本。旅游者之所以愿意光顾,是因为地摊等有一种地域化生活的最原真体验、最原味特产,甚至南腔北调的叫卖声,三百六十行的各色行头、手语都是一道难得的风景,以地摊为代表的的实景空间是体验、体味地域生活和文化的极佳去处。
综上所述,是城市都得有地摊,旅游城市尤其不能没有地摊,无论大小,无论多么靓丽和高端,因为有一部分人群要靠它生存和生活,地摊是一种真实的现实存在和需求。
一个纯粹的、完美的、高层次的旅行者,如果要在旅途中触碰一个城市最深处的灵魂,就一定要去逛逛当地的地摊以及市集,因为这里是当地生活和文化的缩影,有着炽热的人间烟火气。
四、地摊繁荣夜经济,是夜间旅游的另一种气象
中国的市井文化其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存在,它隐藏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背后,只有掀开城市浮华的表面,真正地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里去,才能慢慢地现出庐山真面目。
选一个温暖的午后,或是一个凉风习习的夜晚,去走一走那些并不是太热闹的小巷胡同,去逛一逛隐蔽在行道树背后的,茶室和小店,总能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在夜间,女人的购物欲望、男人的吃喝欲望、年轻人的娱乐诉求,尤为强烈,可以说,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时段”。
夜间经济,对于大部分人是一种休闲经济,也是一种情欲宣泄,更是一方娱乐天堂。白日一天紧张的工作,可以在华灯初上、夜色阑珊之时尽情释放。夜间是休憩驿站,也是加油站。现阶段提出发展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夜间经济,是顺应人们对于精神文化追求之举,也是适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选择。
对于旅游,无业态不休闲,无夜态不度假。在夜间,夜色可以成为背景,而一些不存在的人和故事、以及传说,都可以转换为虚幻、梦幻、魔幻的场景与体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已经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地摊经济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市场所需,人性所在,最接地气,最接市场,最具烟火气,二者之于旅游,前者是未雕琢的璞玉,从自发形成、聚而成市,到车水马龙、接踵摩肩。当地摊与夜间经济糅合在一起,经营者已然历尽人间沧桑,旅游者行将阅尽人间繁华,此等华章,不可不观,社会底层全息化形态尽现矣。
当然,地摊有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导致卫生恶化、加剧噪音污染,甚至有可能因为质量不达标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因为摊贩“争地盘”而产生城市治安问题。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城市治理者和流动商贩之间的“猫鼠游戏”,才持续上演了很多年。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性,我们的城市治理者,总不能因噎废食、跌倒了就耍赖,不肯爬起来。为了图省事,一禁了之,无异于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如此,对于城市治理和管理,还有什么意义?这个职业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基于此,我为上海市路边摊经济政策点赞!上海此举还说明城市现代化与地摊的市井化并无冲突,且公众对于此举颇有期待。
市场欢迎地摊重整旗鼓。